,子嗣是大事,赵启一日不成亲,便没有生出子嗣的可能,将来也会成为朝臣抨击他的一个因素。
赵呈是嫡长子,按道理来说,他才最有皇储资格,可是……石皇后心中苦涩,这孩子性格绵柔,根本就不是做皇帝的料,所以她才那般狠心。但现在看来,三位皇孙都聪明伶俐,比之赵呈幼时不知强了多少倍。
若论子嗣之丰,赵呈在皇子之中当仁不让,寿王府还有两个侧妃已经有了身孕。
若是赵启一直不肯纳妃,当然就不可能有子嗣,这继承大事就令人担忧。
现在的问题是,赵启心中已经有了人。
石皇后心中苦涩愈深,一直不肯近女色的儿子有了心上人,照理说她该高兴才是,可偏生那是个有婚约的女子!她又怎么高兴得起来?
听闻近日鲁国公府派人去解除婚约了。可解除了并不代表这婚约不曾存在过。她最优秀的儿子,怎么能沾染上这样的污点?
罗宁是个好孩子不假,但要配她的儿子还差得远!
再说,罗宁充其量也就是人品不错罢了,论相貌,论才学哪一点突出了?相反她还冲动易怒,容易感情用事,这样的人,怎么衬得起太子妃之位?将来又如何母仪天下?
再说晋安侯府不过是末流的勋贵,晋安侯本人也没有什么实权,不过是仰鲁国公府鼻息而已。
鲁国公府已经权势滔天,再有一个做了皇后并且对他们十足亲近的外甥女,还能得了?
赵启将来的妻子一定要是个贤内助,岳家一定要是他的左膀右臂,却不能对他造成掣肘。
所以,罗宁根本就不合适!
就算赵启不高兴,她也要为他另选最合适的太子妃!
回到寝宫之后,石皇后还在思考这件事。一进寝宫,就看到戚嬷嬷正在等待,于是挥手命左右退下,问道:“芳容有什么事?”
戚嬷嬷凑近石皇后,低声说道:“娘娘,罗家二小姐在田庄遇刺,刺客竟然声称是您派去的!”
石皇后冷笑一声:“拙劣!”
“可是,”戚嬷嬷忧心忡忡地道,“殿下抛开手头的事情赶去相救,并对刺客严加审讯……”
石皇后脸色变了一变:“这么说,去礼部尚书府商定万寿节之事的人,不是他?”
戚嬷嬷急得直冒汗:“娘娘,这是有人存心要挑拨您和殿下的母子关系啊!”
石皇后不在意地笑了一下:“若是本宫和启儿的母子关系这么容易被人破坏,我们早已决裂多年了!启儿只要仔细一查,便知道,此事与本宫毫无干系。”
戚嬷嬷还是不放心,“可是娘娘……”
“不说这个,”石皇后摆了摆手,“启儿得到消息便第一时间赶去相救了吧?如此说来,他对这个罗宁还真不是一般的上心……”
“是啊,”戚嬷嬷忧心忡忡,“殿下还在夜里去了晋安侯府……盘桓至三更以后才出来……”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