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书本楼 > 历史军事 > 东晋隐士 > 第三十六章 请君为我倾耳听
闂佺厧鍟块張顒€鈻嶅▎鎾村殞閻犲泧鍛崶闁诲孩绋掗妵鐐电礊鐎n喗鏅柨鐕傛嫹[闁诲繐楠忛幏锟�婵炴垶鎼幏锟�婵犮垼顔愰幏锟�]

第三十六章 请君为我倾耳听(2/2)

什么动作,却让这个平乐祥和的气氛为之一滞,“是谁给你的胆子,让你敢对我撒谎的,你还是王家的人么?”

    “公子!”徐有福‘扑通’一声跪下,小心翼翼地回答:“我没……”

    王凝之靠在椅背上,居高临下,“说,那天夜里,究竟是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“啊?那天晚上,就是我说的……”

    ‘砰!’的一声,王凝之手砸在桌子上,震得酒壶掉了下去,“还敢撒谎?你不是说,你是在山门口遇见的小丫吗?”

    小丫站在旁边,不知所措,傻傻地看着这两人,还不清楚怎么就突然变成这样了。

    徐有福却脸色惨白,心里痛斥着谢玄,都怪他弄出那么多版本来,自己哪儿记得清楚?

    现在回想起来,谢道韫给出的最初版本里,确实是尽可能还愿了当时的情况。

    那日,小丫还没到山门,就在街上遇见正和谢玄在外头逛街,顺便找王凝之寻仇的谢道韫。

    听完小丫的话,谢道韫就让她带着谢玄上山,自己去救人了。

    “几次三番地骗我,还加戏,呵呵,”王凝之的笑声很渗人,冷冷地看着徐有福,“还不说实话!”

    从第一次听徐有福说那是自己的幻觉,王凝之就觉得很不对劲,可是那几天精神头实在不好,每天醒一会儿,睡一会儿的,有时候自己都搞混了。

    可是就算徐有福再怎么想给自己加戏,也不至于在这里加,不过是见了面,传句话,又不是去和崔老三火拼,加什么戏?

    这小子在骗自己!

    “你,他……”小丫刚开口,就看见了王凝之的目光,顿时一个哆嗦闭了嘴,这才反应过来,眼前这位虽然平日里爱玩爱闹,和自己也是常常吵架打闹,可他毕竟位高门公子啊!

    “公子,我……”徐有福犹豫着开口,却被王凝之直接打断。

    “算了,你去房里拿上盘缠,现在就回家去,请夫人责罚,在我回家之前,不许离开山阴!”

    “公子,别,我说!”徐有福这下是彻底慌了,急忙开口:“那晚其实……”

    山上,客房里,徐婉就坐在桌边,笑着举起手里的小篮子,“这是今年的新茶,我有喝过,非常鲜香,涩味不重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。”谢道韫微微一笑,看了她几眼,“都好了?”

    “嗯,王姑娘妙手仁心,我只是敷了几天药,烧的疤痕就都消散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,”王兰在旁边笑眯眯地,“我可是有名的大夫,你们两可要记得,都欠我一个人情哦。”

    “好,记下了,你什么时候到会稽来,陈郡谢氏必扫榻相迎。”谢道韫笑着打趣儿,三人都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等徐婉下山来,回到王凝之的小院里,却看见里头三人的气氛有点古怪。

    王凝之就坐在轮椅上,皱着眉,不知在想什么,而徐有福则垂着手,默默地看在那里,就像那些小孩读书时不用功,被先生罚站。

    而小丫溜着墙根,时不时看了一眼两人,又不敢做声。

    好容易看见徐婉,小丫顿时小跑几步过来,趴在她耳边低语,听完之后,徐婉笑了笑,走进院子里。

    “公子。”微微躬身,行了一礼。

    闻言,王凝之回过头来,‘嗯’了一声,“坐吧。”

    看到徐有福可怜巴巴的样子,和小丫不住地给自己使眼色,徐婉微微一笑,让小丫去屋里取了茶来,亲自给王凝之倒了杯茶,“公子。”

    接过茶,王凝之把一边放着的盒子递给了徐婉,“这是三侠五义后头的故事,你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好,”徐婉接了过来,“公子,在烦恼什么?”

    “还不是欠了人情的事。”王凝之幽幽一叹。

    徐婉轻轻一笑,声音很轻,“这不算烦恼。”

    “嗯?”王凝之抬起头,有些不解,看过去。

    阳光自天上而来,透过着茂密而苍翠的柳树,在柳条之间跳跃,让这些柳叶更是绿的透亮,几缕光从缝隙间穿过,落在徐婉的脸上。

    斑驳树荫下,她笑得真诚而淡雅。

    “既然有人帮助了自己,那就该去道声谢,可以迟一点,像我一样。”

    王凝之眯了眯眼,这才明白,刚才徐婉是去找谢道韫了,手指在茶碗上无意识地摩挲着,犹豫了一下,“她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当时也被火烧的不轻,不过有王兰姑娘在,这些都好说,现在已经大好了。”徐婉很轻松地回答。

    “那就好,”王凝之往后边一靠,有些犯难,“你觉得我该去是吗?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“可她不愿意让我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可你已经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徐婉站了起来,手里捧着盒子,“我要早些下山去了,公子不妨好好想想,有些事儿,错过了,可不会有第二次机会。”

    说完,徐婉也不等回答,招招手,便带着小丫出了院子,走在路上,看着柳絮轻轻地从天空飘过,无端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小姐,咱们就这么走了?有福大哥还在墙根儿站着呢!”小丫扁着嘴,一步三回头。

    “放心吧,他们自小就一起长大,不会真惩罚的,不过我们在那里,徐有福抹不开面子去求个饶,反而不好。”

    闻言,小丫勉强点了点头,同时在心里悄悄骂了两句王凝之,这才跟着徐婉下山去了。

    “杵在那儿干嘛?过来!”

    王凝之想了好久,也没有个好法子,心情郁闷,瞥见徐有福,骂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公子,嘿嘿,”徐有福如蒙大赦,急忙狗腿地凑过来,一副忠肝义胆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谢道韫姐弟两明儿就走了?”

    “对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说,她不想让我知道,那就是不让我去道谢,可我既然知道了,就该有所表示,要怎么做?”

    徐有福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,诚恳地说道:“公子,可以换个方式。”

    “嗯?”王凝之转过头来,倒是没想到徐有福还真有法子?

    “上次,我答应了小丫去买西街的糕饼,然后忘了,去的半路才想起来,那时候人家早卖完了,所以我就急中生智,灵光一闪,去买了青秀街上新下的果子,拿过去说是给她尝个鲜,小丫也挺高兴的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鬼东西,乱七八糟!”王凝之批评一句,刚要继续说,却眼前一亮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清晨,小青峰下。

    露水尚未被阳光淹没,花儿在路边轻轻摇曳,柔白色的柳絮落在缤纷的花朵上,更是美丽几分。

    晚春时节的早晨,整条路都有一种静谧而清新的味道。

    “姐姐,你躲在马车里做什么,外头天气正好,不出来溜溜腿儿,中午可就热了。”谢玄坐在马车前头,手里握着缰绳,一边冲着里头说,自从接到父亲的信,谢道韫就一直兴致不高。

    “谢玄,你喜欢这儿么?”里头答非所问。

    “喜欢啊,书院里大家都又很有趣儿,当然,最有趣儿的是王蓝田,上次我……”

    谢玄说起自己捉弄人的经历,就马上有了兴致,滔滔不绝地讲了个故事,这才叹了口气,“可惜这一走,怕是就再回不来咯,多亏我昨儿去鸣翠楼把后半段给听完了,不然要亏死!”

    “又有什么故事了?”里头的声音似乎有了些波动,喜欢那些故事的,可不只是谢玄一个。

    “香玉和绛雪呀,很好听的,我给你讲,说是崂山下清宫里,有一株两丈高的耐冬树,树干粗壮得几个人合抱才能围过来;还有一株牡丹,也有一丈多高,花开时节,绚丽夺目,宛如一团锦绣……”

    谢玄的声音突然停了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里头问了一声,却没得到回应,谢道韫皱了皱眉,一只手刚抓到帘子要掀开,就听见山上的声音传来。

    声音不大,曲调也很古怪,却仿佛融入这山间的晨风里,悠扬传来。

    水是眼波横,山是眉峰聚。

    欲问行人去那边?

    眉眼盈盈处。

    才始送春归,又送君归去。

    若到江南赶上春,千万和春住。

    歌声漫漫,就像那丝丝缕缕的春雨,轻轻漫过大地,与前头马儿‘哒哒’的蹄声恰恰融于一体。

    谢玄拔长了脖子,望着山上,只见不远处山坡上的凉亭里,徐有福站在轮椅后头,笑呵呵地跟自己挥手,而在他身边,王兰笑意盈盈。

    轮椅上,一袭白色长袍,嘴角带着一点微笑,因最近受伤而显得有些瘦弱,苍白的王凝之,轻轻点头致意。

    而车窗上,帘子被轻轻掀开一角,恰好一股轻风拂过,几片柳絮顺着缝隙钻进车厢,“走吧。”

    “姐,我还是头一回听这种音调呢?”谢玄驾着车,往前奔去。

    “哼,不伦不类。”

    后头的声音又一次回归平静,却似乎多了些什么。